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26篇
  免费   2073篇
  国内免费   2438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353篇
  2022年   509篇
  2021年   1451篇
  2020年   1033篇
  2019年   1206篇
  2018年   1127篇
  2017年   765篇
  2016年   1057篇
  2015年   1580篇
  2014年   1833篇
  2013年   1900篇
  2012年   2255篇
  2011年   2013篇
  2010年   1228篇
  2009年   1098篇
  2008年   1240篇
  2007年   1056篇
  2006年   962篇
  2005年   847篇
  2004年   695篇
  2003年   626篇
  2002年   509篇
  2001年   397篇
  2000年   360篇
  1999年   356篇
  1998年   216篇
  1997年   199篇
  1996年   208篇
  1995年   155篇
  1994年   174篇
  1993年   118篇
  1992年   139篇
  1991年   127篇
  1990年   89篇
  1989年   86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65篇
  1986年   47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41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1篇
  1979年   5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3篇
  1969年   2篇
  196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91.
用25只树鼩,从升主动脉灌注带色的橡胶乳液,在解剖显微镜下进行解剖观察,用目测微尺进行测量。大多数树鼩(22只)有完整的脑底动脉环。由左、右大脑前动脉向内侧各发一前交通动脉组成大脑前总动脉。前交通动脉口径为大脑前动脉的75~85%。后交通动脉口径与大脑后动脉相近,连于颈内动脉与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的分支)之间。测量了组成脑底动脉环有关动脉的口径。由于后交通动脉足够粗大,只有中断左、右颈总动脉和左、右椎动脉,才能造成全脑缺血。  相似文献   
92.
季节及人工低温对大蟾蜍肌组织ATP酶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大蟾蜍心肌和腓肠肌肌球蛋白钙激活ATP酶的活性。实验结果显示,大蟾蜍心肌和腓肠肌肌球蛋白钙激话ATP酶活性具有不同的季节变化规律。并且这种酶活性的季节变化不受人工低温环境因素的影响。此外,大蜍蟾心肌中ATP酶的活性始终高于腓肠肌的。上述酶活性的变化均具有一定的生理意义。  相似文献   
93.
水葫芦根部分泌物对若干细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种群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而物种之间的关系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生态系统的功能。水葫芦对藻类的克制效应,以及城市富营养化水域的生物治理  相似文献   
94.
植物群落演替与土壤发展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本文运用植物群落中植物优势种的重要值与相对应子群落的土壤特征值直接相关联的分析方法,对湖北宜昌大老岭的桦(Betula)、栎(Quercus)、栗(Castanea)七个群落类型的三个演替途径的土壤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植物群落的演替过程中,土壤中的Ca、pH值减少;离子代换量增加;Na、Mg、NH_4+-N、速效P、速效K、有机质的含量是随着物种的变化而呈不同的趋势。因此,植物群落的演替是生态系统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95.
浙江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地理分布及其区系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分析了浙江珍稀濒危保护植物56种的地理分布和51属的分布区类型及其区系特征,其结果如下: 1.本区存在较多的我国特有属,单型属、少型属的事实,说明浙江省的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的古老性和相对原始性。2.根据51属的分布区类型的分析,其属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而56种的地理分布则以亚热带区系成分为主,它们与华中亚热带区系植物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6.
郑重 《生态学杂志》1990,9(5):36-41
生殖量是生殖潜力(reproductivepotential)的一个主要标志,也是生态系统(含生产力)和种群生态学(含数量变动)的一个主要内容。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遗传因子(基因)决定的,表现在各类动物的生殖量有很  相似文献   
97.
粉纹夜蛾(Trichoplusia ni)核型多角体病毒(TnNPV)感染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细胞后能诱导提高胸苷激酶的活性。不论是正常或感染细胞中的胸苷激酶都可将脱氧胞苷磷酸化,酶活最适pH及Mg~( )离子浓度值基本相同,DEAE-纤维素和Cibacron blue-sepharose柱层析所得酶活性图谱亦相似。TnNPV在胸苷激酶缺陷型的草地贪夜蛾细胞中能正常复制,但被感染细胞不具有胸苷激酶活性。由此可以确定,经TnNPV感染诱导后,活性有所提高的胸苷激酶不是病毒基因编码的。  相似文献   
98.
对差速离心纯化的汉坦病毒R84-1毒株进行了SDS-PAGE和免疫印迹试验。发现有67k和43k两条蛋白区带能与汉坦病毒抗体起反应。经单克隆抗体鉴定,67k多肽可能属病毒囊膜蛋白,43k多肽未定。用免疫印迹法对出血热患者进行检测,初步证明野鼠型感染者具有上述两种蛋白抗原的抗体,大鼠型患者仅具有67k蛋白的抗体,这对出血热患者血清学分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
应用ELISA方法检测四种呼吸道病毒感染的IgG抗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浩强  张群 《病毒学报》1990,6(1):68-73
  相似文献   
100.
对长春和北京地区连续12年(1976年冬至1988年春)引起小儿肺炎的3、7型腺病毒102株标本,进行了限制性内切酶核酸电泳图谱分析。56株7型腺病毒经BamHⅠ、BclⅠ、BglⅠ、XbaⅠ、SmaⅠ、HindⅢ分析后,表现为两个基因组型——Ad7 b和Ad7 d。46株3型腺病毒被Bg1 Ⅱ、BamHⅠ酶解后,表现为 3个基因组型——Ad 3Ⅰ、Ad 3Ⅱ、Ad 3Ⅲ。各基因组型的分布情况是:56株7型腺病毒中,43株为Ad 7 b(76.8%),流行于1976年冬至1986年春;13株是Ad 7 d(23.2%),出现于1982年,与Ad 7 b共同流行;1986年~1988年分析的5株病毒都是Ad 7d。43株3型腺病毒中,Ad3Ⅰ42株(91.0%),分布于12年中;Ad 3Ⅱ、Ad 3Ⅲ各2株,散在分布。此结果表明,国内这12年中引起小儿肺炎的3型腺病毒至少有3个基因组型,7型腺病毒至少有两个基因组型。Ad3Ⅰ和Ad7 b是流行优势基因组型。但自80年代初开始出现Ad7 d以来,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最近两年的标本又都是Ad7 d,很可能它将取代Ad7 b而成为流行的优势基因组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